
基隆已經連續下了2星期不停的綿綿細雨,沒錯,基隆的冬天或許會遲到,但是它絕對不會不到。 回想起2、3個星期前我還在抱怨這樣的鬼天氣到底還要再熱多久,沒想到當時的陽光在現在看來都是種奢侈。
週末去了朋友家聊天打麻將,因為是新認識的朋友,所以我對他們了解的不多,不過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那就是很多人都很喜歡聊過去。 尤其是當人們年紀越來越大,跟別人聊天總是要講過去如何如何,以前跟誰誰誰去幹嘛,又或者年輕時經歷過哪些豐功偉業,大家都在聊著過去,彷彿現在的生活絲毫不值得一提。

我不太愛聊過去,對我來說過去的事已經一去不返,無論過去對我來說是「失敗的教訓」,又或是「成長的養分」,我更在意的是我現在是怎麼活的,未來我又想如何生活。 並不是說過去的事就不再重要,而是我更想要活在當下、思考明天,因為我前方的道路只能是通往未來的one way street,無論過去如何輝煌如何燦爛,它終究只活在我們心裡。
可能是因為我的這種個性,讓我不太會去糾結於過去,所以我的情緒通常都很穩定。
其實這樣的思考方式是有學問的,它在心理學裡稱之為「全然接納」 (radical acceptance)。 「全面接納」可以是一種心理療法,其核心概念就是完全承認並接受現實,包括困難或痛苦的處境,而不試圖改變或控制它們的做法。 這種做法並不意味著你要跟現實妥協,而是要你停止與事實對抗,減輕痛苦和情緒折磨。這種做法有助於釋放負面能量,讓你能夠制定清晰的改變計畫或更有效地應對困境。

簡單來說,一般人在遇到諸事不順的時候,通常的反應是無法接受,覺得這樣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? 然後接著就會生氣、難過、自責等等的負面情緒接踵而來,當事情過去很久了,仍然無法釋懷。 並不是我說就不會有這樣的情緒,而是我擁有這些情緒的時間比較短暫,很快就能夠放下這些執念,思考下一步或是未來應該要怎麼做。
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,不過其實這種技巧可以透過練習來達成的,下面列出幾個步驟提供大家參考:
1. 專注於當下 (Focus on the present):
專注於眼前的事情,有什麼事情是當下能做的改變。
2. 辨識阻力 (Identify resistance):
別試著去對抗現實,已經發生的事情你無法改變。
3. 接納感受 (Allow feelings):
允許自己難過,接納自己的情緒,不要試圖逃避它們。
4. 主動行動 (Act with willingness):
即便困難,也要放下過去往前邁進,別再去糾結於已經發生的事。

以上所說的行為治療方法,並不是要讓原本痛苦的事情變的「不痛」,而是教你如何可以跟痛苦共存,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,別讓負面情緒糾纏過去,擁抱並接受自己的人生。 柯佳嬿在書中說過:我是向日葵,不勉強開成玫瑰。 不需要糾結過去,因為發生的事情不會改變,保持彈性,接受宇宙的安排,這就是它要給你的,生命的禮物。
